黑龙江网5月31日讯(记者 石岩松)孩子们吃住条件怎么样?平常都干些什么?里面有老师上课吗?提起儿童福利院,不少市民有着或多或少的好奇与关切。今日上午,记者走进哈尔滨市儿童福利院。
几名小朋友正在老师的陪伴下玩玩具。
在综合楼的一间教室里,一些小朋友正在画画,浅粉色的地板,蓝色的桌椅家具,整体色彩布置非常温馨。已经上初中一年级的悦悦认真地画着大树、小草、和小木屋,“我喜欢画画,也喜欢跳舞,长大后要成为一名舞蹈演员。”小悦悦看见有客人来,兴奋地说出了自己的理想。在学前教室,几名小朋友正在老师的陪伴下玩玩具。一看见有人来,小朋友高兴得手舞足蹈,笑着挥手。孩子们正在拼插积木,她把相同颜色、形状的拼在一起“摞高高”。老师解释,这种小游戏其实是培养孩子的精细动作能力,让他们对颜色、形状等有所认知。 在一个教室里,一群孩子正在上课,老师一遍遍教他们认字说话,对于这些普遍在身体、智力、语言等方面都要远远落后于同龄儿童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可以看出孩子们很享受上课的过程,而老师也耐心地一遍又一遍的教孩子们。“接孩子、晨间活动、授课、组织儿童洗手、午餐、喝水……”孩子们的日程被以分钟细化,贴在墙上。哈尔滨市儿童福利院陈老师说:“我们就是要从每一个细节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让他们具备最基本的生活能力。”
已经上初中一年级的悦悦在画画。
康复教师正在使用脑治疗仪为5岁的安安做治疗。
来到康复楼,康复教师正在使用脑治疗仪为5岁的安安做治疗,看到陌生人,安安一点也不怯场,热情地向记者挥挥手。“安安的智力发育比较慢,每天二十分钟的治疗对身患脑瘫、智力迟缓、肢体残疾的儿童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老师说。
色彩鲜明的养育楼。
李淑梅“妈妈家”干净整洁。
放学时间到了,“妈妈”们准时来接自家的“宝贝”回家(养育楼),记者看到,黄绿相间的养育楼色彩鲜明,十分符合孩子的审美。走进楼内,每户人家的设计和我们正常的居民楼设计一样简简单单、光线充足。来到李淑梅“妈妈”的家里,铺着泡沫垫的地面上一尘不染,每间卧室都干净利索。“我们‘家’有4个孩子,最小的17个月大,最大的10岁了,要让他们感受到正常家庭一样的温暖、爸爸妈妈的疼爱,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们能够融入社会。”李淑梅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