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家长的“复印件”更是幼儿园的“出版物”。如果“原件”和“出版商”足够完美,也只能证明小学教育前的孩子是看似优秀的。作为一名刚迈入小学大门的小豆丁的家长,我开始担忧孩子过多的复制粘贴会禁锢他的思维发展,从而影响到长远的学习习惯。但近期我们小一班开展的益智课堂教学,让我打消了这一顾虑。
在侯老师精心准备下,她给全体小朋友们讲授了一节精彩的示范课――《巧放四块》。刚刚接触这四个形状各异的小木块,孩子在课堂上表现的并不好,没有拼装成功,更不要说尝试多种方法。孩子困惑地问我;“妈妈,同学们拼的又快又好,我怎么不会呢?”。在家中,我让他仔细回想老师在课堂上重点讲解的内容。孩子认真的观察这小小的方块,小手不停的摆弄,一次次的拆散、组合,完全沉浸在思考的小世界中。随着一声欢呼,他欣喜的对我说:“妈妈我成功了,这个小方块真有趣,我太喜欢了!”。
新颖的教学情境、全新的思维挑战给孩子带来了独特的快乐体验。在这节益智教学课后孩子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来闲置已久的七巧板也开始拿出来自己摆弄,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开怀大笑。阅读走迷宫的读物时,会积极主动的打破惯性思维,从多角度、多渠道找出新路径。孩子更愿意与我们互动分享他成功的小经验,甚至会帮助拼装吃力的爷爷奶奶。在家庭游戏竞赛中,不再因失败哭鼻子,变的越来越坚强自信。小小的益智器具给孩子带来的惊人变化是我们家长始料未及的。
随后,侯老师又开展了“破解四T之谜”益智课。课后孩子骄傲的对我说:“妈妈,老师让我们尝试着不要用直线拼,我第一时间想到,不用直线一定是用斜线,没想到我真的一次就成功了。”看到孩子扬起的笑脸,我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孩子的思维开始从模仿向半独立和独立转变,不再是家长的小影子。
短短的两节课、小小的器具,让孩子提高了动手能力、突破了惯性思维方式、激发了积极主动的思维模式。孩子在实小致力潜心研究、创新思路的教育理念和老师细致的教育引导下,幸福的孩子们将在这里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快乐,插上思维发展的翅膀,在知识的广阔天空越飞越高!
(家长:刁爽 学校:五常市实验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