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09年的哔哩哔哩,凭借着个性化的定位以及优秀的内容,成为国内年轻一代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区和视频网站,被广大用户亲切地称呼为B站,它也因此成为不少出版单位吸引年轻用户的新的营销战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B站运营幕后情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供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B站账号正式运营两年多以来,始终扎根出版文化领域,策划制作了一系列知识类、阅读类、学习类视频节目,获得了广大用户好评和行业关注。在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与新榜研究院联合出品的《2021年出版行业新媒体影响力榜单》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位列B站榜单全国第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市场部宣传主管李显杨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B站有着自己的生态体系,对此出版单位不应生搬硬套,应该仔细分析B站的生态特点,制定营销策略。
注重社区互动
积累核心用户群
高度社区化让B站聚集了不少高忠诚度的粉丝与内容生产者。在李显杨看来,B站是一个专业化的视频社区,拥有自己完整的社区生态,每个UP主(指在视频网站、论坛、ftp站点上传视频、音频文件的人)都能遵循它的账号成长体系,解锁相应社区功能,提升影响力。“从这一点来看,社区化属性决定了出版机构在B站的运营思路,即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手段,与粉丝用户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另一方面,出版机构类和文化类账号应该抱团取暖,相互扶持。”
在进入B站之初,广西师大社就注重社区互动,积累稳定核心用户群。对此李显杨也有自己的思考:“在B站这类视频社区还未兴起的时候,出版机构发布视频节目仍停留在单向传播、缺少互动反馈的阶段。如今,新媒体赋权用户后,过去重内容、轻运营的传统做法会让出版机构失去许多积累粉丝用户的机会。”
对此,广西师大社明晰了互动运营思路:一方面,通过设置“365天抽奖不停”和“经典好书大礼包”等每周抽奖活动,以及“图书封面由你定”等投票互动,大大增强了粉丝黏性,广西师大社的月活跃粉丝数近期均维持在4000—5000人左右;另一方面,广西师大社经常与B站同类UP主抱团互动,在合作推广新书产品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彼此的品牌传播效果,共同形成B站知识区的文化矩阵,如2022年世界读书日期间,广西师大社与译林出版社、新星出版社等8家出版机构联合策划制作了《423读什么?拆包裹到手软!8家出版机构联合书单!》,播放量1.1万。“此外,视频联合书单已形成长效的策划更新机制,在元旦、‘618’等节点,继续共同为读者联合推荐好书,出版机构账号间通过此类活动,相互吸纳粉丝,拓展影响力。”李显杨说道。
明晰平台特点
发挥专业优势
和目前流行的短视频不同,B站上的大部分核心视频内容都是长视频节目。李显杨认为这一特点决定了出版机构在B站上可以细心经营产品形态,即基于信息逻辑的中长视频:“不同于以流量逻辑为基础的短视频内容,中长视频节目因为没有篇幅时长的限制,其视频叙事框架拥有更多的包容性,在节奏感、信息密度等微观维度更切合出版机构的文化调性。”
此外,B站的平台定位——知识学习型平台,也为出版单位的视频内容生产提供启示。李显杨说:“2018年,B站首席执行官陈睿在第六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说,B站最热门的内容之一是学习,这可以决定我们在B站的选题方向。出版机构拥有庞大的图书、作者、主题活动等文化类资源,能够为B站用户在阅读学习、专业学科、文化科普等方面提供大量知识性视频内容,在知识服务领域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对此,广西师大社发挥专业优势,充分挖掘文化类资源。李显杨告诉记者,内容是运营的基础,广西师大社在策划视频节目内容时,对自身的图书、作者、主题活动等资源进行了充分挖掘与调动。
首先针对图书资源,广西师大社策划制作了《新书来了》《开箱啦!》《宝藏书单》等推荐最新图书、经典旧书的栏目,为图书这一出版机构的核心产品创造视频渠道的宣发舞台;其次针对作者资源,广西师大社推出了由作者出镜推荐新书的《名作者系列》,以及采用作者与读者隔空问答形式的阅读学习类节目《作家谈读书》,作为出版社作者经营工作的重点部分;最后针对主题活动资源,广西师大社充分利用每一次线上线下活动的视频实录素材,将其重新编排制作,推出《LIVE文化现场》栏目,将普通的活动回顾视频包装成知识型对谈节目。“简而言之,我们在对专业资源挖掘与开发的过程中,实现各类泛文化资源的立体化开发,充分地挖掘了我们在B站上的专业潜力。”李显杨说。
精耕垂直领域
发力直播渠道
B站优质内容众多,如何脱颖而出成为广西师大社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李显杨表示,广西师大社坚持核心内容精品化、系列化、品牌化,在文化类视频这一赛道,针对用户的文化需求和精神痛点,策划制作系列垂直类内容节目。
这就包括了探访图书出版幕后工作的《探班》栏目,它聚焦图书印制、书店运作、书房收纳等领域,满足了用户对行业背后与做书知识的渴求与好奇心理。首期节目《一本书是怎样印刷出来的?做书工艺大揭秘!》在B站累计6.7万播放量,获得3500余次点赞、900余条弹幕与留言,引发用户对图书印制工作的兴趣与讨论;又如《读书人大调查!》《作家谈读书》栏目,是广西师大社瞄准当前快餐时代出现的人均阅读量少、读书效率低等痛点问题,推出的阅读学习探讨类节目,节目嘉宾与读者交流读书经验和学习方法,进而引发共鸣。李显杨说:“《为什么这些书,永远也读不完?》这期内容获1.5万播放量,留言与弹幕区充斥着用户对于当下阅读的讨论与思考。”
除了视频赛道,广西师大社还敏锐地发现直播是B站的重点板块。除游戏和娱乐两大分区外,B站还开设有学习、人文社科等文化类主题的直播分区,用户数量庞大。李显杨说:“针对这一特点,我们策划了一系列以阅读学习为主题的常态化直播栏目,发力直播渠道,多赛道扩大账号影响力。”
如在陪伴学习分区推出的《白噪音|阅读一小时》《白噪音|编辑看稿的日常》等,将读书学习融入慢直播;又如在户外分区推出的《探班印刷厂|××新书诞生现场》,瞄准用户对出版幕后工作的好奇心理,对图书印制现场定期开展探班直播;又如在人文社科板块推出的《进来聊聊天|小编!周一见!》,每周一晚定期直播,邀请图书编辑与读者在线聊天,首期话题“新人编辑如何做到新书本本加印?”引发千人在线共同讨论。
“目前,广西师大社每周在B站有3—4场直播活动,多次登上分区实时榜一,自今年6月初开展常态化直播以来,已累计涨粉6000多,成为账号成长与收益的又一核心渠道。”李显杨说道。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