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载妮娜。”初见载妮娜的时候,她用流利的中文和记者打了招呼。
8月6日,载妮娜作为国际友人在第36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市民嘉年华音乐系列活动中为哈尔滨市民献上一首古琴曲《忘忧》,并用钢琴与自己的小儿子合奏了《恰尔达什舞曲》。
“古琴在我心里是主角”
载妮娜与古琴的缘分,要从23年前说起。载妮娜(Nina Starostina)生于莫斯科,自幼学习音乐。毕业于“春天”儿童合唱学校、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直属莫斯科音乐学院理论系。载妮娜的母亲是一名汉语教师,在母亲的熏陶下,她一直对中国十分向往。“母亲有教过我基本的汉语,但我没有系统学过。”载妮娜说,“我有点嫉妒我的姐姐,她中文学得很好。”她说着羞涩地笑了。
21岁时,载妮娜抓住了来中国留学的机会,到天津音乐学院做交换生,专门学习古琴。她师从著名古琴演奏家李凤云教授,还在王建欣教授的指导下研究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美学。
那时候,留学生专修中国传统乐器的,在天津音乐学院只有两位,载妮娜是其中之一。由于母亲的影响和自身对中国浓厚的兴趣,载妮娜并不觉得学习汉语很吃力,她沉浸在古琴的魅力中。
“当我学习了古琴,我便不想离开中国了。”载妮娜说。“古琴,它的音色很特别,我从它的音色中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我喜欢那种古典的感觉。”
中华古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了解了古琴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后,载妮娜更是对它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她还是《大俄罗斯百科全书》中关于中国传统音乐文章的作者。
谈起音乐与古琴,载妮娜的中文仿佛更加流利了,滔滔不绝,热烈而欣喜。“我跟随李凤云、王建欣两位老师学习,他们教会我很多古琴的技艺和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让我受益终身,我认为他们是最棒的老师!”
载妮娜主攻作曲,尝试以古琴的旋律为核心,实现多种中西乐器的融合,在编曲上创新。“古琴非常适合我曲子的风格,我会尝试用古琴实现八重奏、九重奏,把小提琴、钢琴等西方乐器的演奏与古琴融合。”载妮娜说。
“在我心里,古琴就是主角。”
载妮娜
第二次邂逅
2001年至2005年间,载妮娜在中国、俄罗斯多个音乐厅的音乐会中展示了自己的古琴技艺。
就在那期间,载妮娜与同学们一起到哈尔滨演出。“那时也是八月,我记得那时候的天气很舒服。”载妮娜回忆着说,“我也游走过中央大街,哈尔滨的音乐氛围很浓郁,不愧是音乐之城。”
之后,载妮娜一直在北京从事音乐工作,和中国结下了美好的情缘,也在中国成了家。
2016年1月,应李凤云教授邀请,载妮娜与中国优秀音乐大师们一起参加了在成都举行的全国古琴音乐节; 2017年12月,她在纪念梅庵琴派诞生百年暨古琴传承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演讲,就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欧合唱音乐风格的结合进行了理论阐释;2018年12月,应李凤云及王建新教授邀请,载妮娜在杭州永福寺《东皋琴谱》打谱研讨会、“天籁云和”《东皋琴谱》古琴音乐会上演奏曲目;2019年10月她在国立经济高等学校首场纪念B. L. Riftin(李福清) 读书会上发表主题为“关于福建南音音乐的风格特征”的报告演讲;2020年2月她在国家艺术图书A.P.Bogolyubov成功举办了独奏演讲音乐会。
这次参加哈夏音乐会的演出,是载妮娜第二次来到哈尔滨。这一次,她与丈夫载卫民和两个孩子一起感受了这座音乐之城的魅力。
载妮娜与小儿子载宏伟
音乐的传承
“你好,我叫载崇恩,今年15岁。”
“你好,我叫载宏伟,今年12岁。”
载崇恩是载妮娜的次子,载宏伟则是老幺,他们的汉语相当标准。“我有四个儿子,这两位坚持学习音乐。”载妮娜介绍,“他们也一直坚持学习汉语,还参加过汉语桥比赛。”
载妮娜的小儿子载宏伟在用小提琴演奏《恰尔达什舞曲》
载宏伟一直握着手中的小提琴,“我也喜欢踢足球。”载宏伟说,“但让我二选一的话,我很为难。”
“我要到中国留学。”载崇恩对记者说,“不是妈妈强加给我的,是我自己发自内心地喜欢音乐。”载崇恩揪着衣角,但提到音乐,目光炙热而坚定。载崇恩喜欢唱歌,目前在合唱团中担任合唱。他还在俄罗斯学习中文,明年想考音乐附中,为到中国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载妮娜与古琴的情缘维系了二十三载,而古琴也让载妮娜对中国魂牵梦绕。
表演完,载妮娜带着载宏伟走下台,与小儿子在防洪纪念塔下合影留念。“如果可以,我真的希望经常来。”载妮娜说。(记者 王可欣)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
推荐新闻
黑龙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