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瞬息万变的时代,创新与创业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激光技术作为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模式,黑龙江职业学院“激不可失”创新创业项目应运而生。项目人员通过深入了解激光调制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激发了创新潜能,培养了创业精神,生动践行了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重要动力。
政策引领,项目诞生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黑龙江职业学院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激不可失”激光调制大工匠》由黑龙江职业学院学生团队精心打造,涉及八个专业,充分展现了学生们的多学科综合能力。项目由智能制造技术学院教师李晶飞、创新与创业学院教师闫亮、张广秋老师共同指导。
2024年该项目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成功完成样机生产并调试。随后,项目在哈工大航天学院智能感知与自主规划研究中心、北京金准华鼎智能数据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应用测试,并获得高度评价与广泛认可,这无疑预示着其广阔的商业化前景。
目前,团队负责人王秋实,成员徐梦琪、杨威等学生已完成公司注册,他们将全面推广针对激光调制器的领先技术产品,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师生合力,攻克难题
2024年,在黑龙江职业学院,一场精彩的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故事正在上演。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2023年,李晶飞老师在讲授课程过程中,学生王秋实提出电信号在调制器中的作用问题,由此发现电路在激光中的问题,经过李老师的悉心讲解,师生对该问题有了初步了解,也燃起了科研热情,并成功攻克传统激光调制器面临的调制精度受限、噪声干扰严重、稳定性不足等关键技术瓶颈。
缘起探索,坚持制胜。项目历经两届学生的努力成果,以及十余位校内外专家教师参与其中,在学校大力支持,企业持续助力以及产学研平台的共同支撑下,李晶飞老师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项目核心产品——激光调制器最终研发成功,获得企业和政府的高度认可。
万难脚下起,师生共破题。项目起步艰难,学生团队底子薄、技术差且物资匮乏。李晶飞老师与同学们放弃节假日和寒暑假,历经无数个日夜,在产品调研、设计、建模、技术研讨、试验及样品制造等过程中不断摸索。
成果斐然,冲击国赛
校企联动做,科研见硕果。学校各级领导及创新与创业学院全力支持项目推进。在铺路石精神引导下,更多专家、教师、学生为团队出谋划策,多专业师生组合解决了激光调制器激光调制传输效率低以及用管壳腔体谐振抑制噪声等一系列问题。校外企业专家的加入拓宽了团队视野,紧密对接市场,确保科研接地气、不跑偏,切实地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解决“掐脖子”问题。
经过全体参与项目师生共同努力,产品研发终于成功!利用多频电路和管壳腔体谐振抑制技术,发现并解决了他们的电路图激光调制传输效率低的问题,管壳腔体谐振抑制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噪声、提高信噪比,创造出的新型激光调制器。
响应号召参大赛,成果导向结硕果。2023年,项目整合学校优势师生资源,全力备赛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参赛师生团队积极配合专家指导,对项目进行全方位打磨,整体水平得到质的飞跃,获得黑龙江省金奖并成功挺进国赛。期间,师生展现出龙职铺路石精神,每天工作到凌晨,多次通宵修改材料。
项目成功挺进国赛,彰显了学校深厚卓越的教学能力和积淀,展现出学院强大的办学实力。同时,也充分体现了龙职师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创新创业精神。师生团队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高度专注,全力以赴冲击国赛金奖,在国赛舞台上展现龙职人的风采,为龙职、为龙江的创新创业教育实现重大突破,书写崭新篇章。(刘岩 闫亮 记者 徐楠)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举报邮箱:chinahljcn@126.com